————
MUSIC  TRAINING
乐 道 培 训
紫砂埙的故事
来源: | 作者:pro8c6329 | 发布时间: 2019-09-21 | 4784 次浏览 | 分享到:

1979年的一天,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一边是紫砂厂的领导、各部门技术骨干,另一边是几位气质不凡、容光焕发的中年人。28岁的技术员张治平坐在后排,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几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简单地开场白之后,一位身穿中山装、留着寸头、学者模样的人恭敬地递上了一封介绍信,虽然距离很远,但张治平一眼看到文件头“天津音乐学院”的字样。随后,学者从包中拿出了一枚鹅蛋大小的东西,它呈浅灰黄色、外观粗糙,远看就像石头,细看才知道是一枚陶器,从小学习陶艺的张治平一眼看出——这绝对是个“老物件”。

 

张治平从学者口中得知,这枚“老物件”是一件出土文物,据史料记载,它应该叫“埙”。而这位天津音乐学院的副教授叫陈重。

 


40年后的2019年,我们有幸偶遇了当年参与紫砂埙制作的张治平先生,40年的岁月已经让当年28岁的年轻小伙变成了68岁的老先生,如今,从紫砂厂退休后的他原本可以在家享清福,却总也闲不下来。他在宜兴丁蜀街道的一间简朴的工作室里忙着自己的手艺活,一抔石膏粉在他的巧手之下,很快就成了陶瓷花瓶模具,让人不禁赞叹传统手艺的精妙。当我们拿出这枚紫砂埙的时候,被张老先生一眼认出,“我认得!这是埙!我们厂生产的!”张老先生仔细端详着手中的埙说,“之后我们也自己生产过这样的纪念品,就是没有上面的字,也没调过音,没人会吹。”

 

张治平先生放下了手中的活,和我们聊了起来。(本文由宜兴紫砂工艺厂退休技术员张治平先生的回忆整理而成)

 

一、小镇上来了音乐家

据张老先生回忆,陈重老师一共来宜兴两次,第一次带着介绍信和一枚出土古埙来初步洽谈;第二次是试验品成功后来谈模具化制作的事宜。

 

陈重老师带来的那枚入土古埙非常粗糙,制作工艺明显落后于同时期的其他陶器,整个埙体呈倾斜状,左右不对称,摆放不稳。宜兴紫砂厂的专家认为这枚埙并不是宫廷里的东西,应该是民间小物件。学识渊博的陈重老师也认同专家们的看法,但他始终坚信在中国古代一定有能演奏乐曲的乐器埙。陈老师希望紫砂厂的专家们能以眼前的这枚埙为参考,尝试着制作、复原出古埙。

 

二、汪寅仙大师打头阵

据张老先生回忆,对于宜兴紫砂厂的技术员们来说,制作出古埙的大致模样可谓是小菜一碟,但这和做壶不一样,这埙不是用来喝茶的,而是用来吹奏的,还要具备一定的音准。这就让技术员们犯了难,他们最初计划采用最擅长的拍打成型法来制作,但考虑到陈老师提出的能复制、能标准化制作的要求,于是便放弃了采用拍打成型法来制作的计划,要想能精准复制,那必然要借助到模具,制作员们在上下合模左右合模两个方法中考虑了很久,最终采用了手工靠模、灌浆皆十分方便的上下合模法。最初三个紫砂埙的样本由时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厂研究所副所长汪寅仙大师制作,由于年代久远,张老先生已经不记得这三枚实验埙没有没有汪大师的印章了。汪寅仙大师根据陈重老师提供的尺寸和数据很快制作出三枚外型统一、大小不一的紫砂埙坯,经过1150度的高温烧制,三枚全部成功!不加任何抛光,外观呈素雅的紫色。

 

三、模具研制成功

不久后,陈重老师收到了这三枚实验埙,他对埙进行了细致的调音,结合古文献中记载的俯吹、仰吹等技巧,对埙的指孔位置进行了微调,也得到了天津美术学院陶瓷艺术家尹德明的帮助。目前常见埙的指孔位置偏下,持埙的时候,埙的重心在埙的中下部;而陈老师的紫砂埙指孔位置偏上,持埙时候的重心在埙的中上部。这种设计主要为了兼顾到俯吹,陈老师采用的是全按做1的定调法,所以乐段中很多低音需要通过俯吹来完成。

 

很快,陈老师带着这三枚具有历史意义的埙第二次来到宜兴,同时还带来了精确的数据,他委托厂里进行加工。张治平老师参与了母模的制作,母模制作完成之后,赵盘根、王鸿君两位大师着手用注浆法制作标准的九孔紫砂埙(吹口计孔数,指孔为8孔),埙的侧面分别刻有:太古遗音、和乐且湛、伯埙仲篪等字样;埙底刻有陈重监制的字样;调式分别为大D调、小F调和小G调。

 

四、享誉全球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艺术节上,陈重老师和他的高徒杜次文老师改编的《楚歌》让世界震惊,动人的旋律在广场上空回响,人们吃惊于一个以土制成的乐器,竟有如此丰富动人的表现力,当年的那枚埙便是出自宜兴紫砂厂。外国媒体评价说:埙几乎和中华民族一样古老,它那特有的音色,很是迷人。这种奇特的乐器是其他乐器无法替代的,他们称赞埙是能够发出奇妙声音的音乐瓶

 

1985年的全国第三次古琴打谱学术交流会上,陈重老师给吕骥、 戈弘等音乐家展示紫砂埙。

 

当代埙演奏家赵良山、王建欣、王厚臣等都曾师从于陈重老师,陈老师对古埙的复原与改良、埙演奏技法的钻研和开拓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埙从典籍走向现实的零的突破。

 

陈重老师的埙影响了后世制埙的走向,如今已被收藏家收藏,这几批紫砂埙如今已经非常稀少了,那三枚汪寅仙大师亲制的紫砂埙更是不知去向。

陈重老师的埙是上个世纪80年代陶埙的代表作之一,更是当下埙制作的实物见证和模仿原型。正是因为陶器的历久弥新与深刻内敛,使得这些埙时隔近40年仍然风采依旧。如今,斯人已逝,但人们对埙的研究和探索却从未停息,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汗水、所有的心血,都糅进了黄土,历炼成埙,吹出动人的埙声,绵延不绝、生生不息……